《高级法院动态》
10月31日,由高院主办、知产法院承办的“计算机软件专利司法保护研讨会”顺利召开。高院茆荣华副院长、知产法院王秋良院长、黎淑兰副院长参会并致辞。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美国专利商标局、美国驻沪总领事馆、复旦大学以及华为公司、IBM公司的专家,北京高院、江苏高院、浙江高院、广东高院、北京知产法院、南京中院以及本市法院各知产庭的法官共计50余人参加研讨。
计算机软件相关专利的可专利性以及侵权判定问题,是当前国内外专利案件审理领域的前沿和难点问题,也是“互联网+”时代非常突出的一个知识产权问题,相关审判规则尚不够清晰。本次研讨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的专家围绕《专利审查指南》的近期修改草案,就新增的“介质+计算机程序流程”权利要求表达方式、“功能模块”修改为“程序模块”等作了详细讲解;美国专利商标局代表就计算机实施发明的可专利性问题,介绍了美国的法律规定和相应判例;华为公司、IBM公司的代表表达了企业的相关需求;与会法官代表就如何认定功能性技术特征、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是否清楚的标准、计算机软件相关专利类案件的侵权判定规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茆荣华副院长在闭幕总结讲话中指出,计算机软件相关专利类案件审理中新、难问题较多,本次研讨会同时也是培训会,与会专家对计算机软件相关专利的内涵、外延及其授权规则作了详尽的解说,同时也深入讨论了此类案件的侵权判定规则,使法官对计算机软件相关专利的认识进一步得到深化,也进一步增强了法官审理好计算机软件相关专利类案件的能力和信心。高院要总结提炼此次研讨成果,探索明确相应审判规则,审理好软件相关专利案件。
本次研讨会议题前沿、议程紧凑、讨论热烈,与会代表纷纷反映很有收获,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民三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上海专利律师网 » 上海高院召开“计算机软件专利司法保护研讨会”